Golden Bough Health Care Medical Center
image 4.png

講堂

素食對身體之益處 - 陳顯煌 醫師

談到吃素人類與肉食動物生理上有什麼不同?以老虎來講,它的犬齒特別發達,為的是吃,用犬齒來撕裂肉,老虎的上下顎是上下移動的,而它的腸子是直而短,是幫助消化與排泄。而人類、牛、象、猴子呢?牠們的大臼齒就比較發達,可以左右移動,適宜草食植物種類。人類的腸子長而彎曲,適宜植物食物停留。至於肉類的代謝物呢?不適宜停留在這較長而彎曲的大腸上。一般人如果大魚大肉高熱能,認為補的食物,如果過量正會產生很多的代謝毒物。在腸內又吸收到血液上,像膽固醇可以產生血液黏滯性,造成血管的流動力緩慢,讓血流速度減慢,甚至於血管硬化,造成高血壓,心臟負荷增加,變成心臟病、冠狀動脈病。而尿酸會造成腎臟病‧痛風,這些都是過食肉類代謝物堆積在血管上、組織器官上、造成的。如果素食者,相對於這些問題就很少發生。我們知道素食的來源大多來自植物,地球上百分之九十的動物,就是靠吃蔬菜、水果、青草為生。植物是經過陽光照射,大地滋養,以供給人類營養而豐富的能量,像蔬菜、水果、種子、豆類等等。

我們知道人類主要的營養成分是蛋白質、脂肪、醣類、無機鹽、維生素。這些在植物的米麥中、豆類中都有。植物的食物消化容易,豆類含蛋白質量,是百分之四十,而肉類只有百分之二十,吃一頓大餐下來,如果這種高脂肪的肉類,肚子會難受,不易消化。對年紀大的人或腸胃不好的人,這種感受最為深刻。而植物食品是經過日光雨露 、大自然的培植,最適合人體吸收。只要量的控制好,可以遠離很多病痛。人不能離開食物,每日以食物維持生存。但人類又會因食物而造成很多疾病,實在令人困擾。因此,如何控制食物,平衡食物,成為近幾年來醫學家探討的問題。

高熱量營養論已經過時了,當今之營養論以低熱量為目標,德國慕尼黑大學福特教授發表的卡路里學說中指出,成人一天的營養應該有蛋白質量一百二十七公克,脂肪一百一十七公克,醣類三百五十二公克,此熱量相當於一個劇烈勞動者一日的必需量。

今天時代不同,除非從事劇烈勞動者,一般人根本不需要那麼多的熱量,根據日本勞動科學研究所發表、除特殊情形,一般男人需要每天兩千兩百卡,女人一千八百卡,可是照目前營養學的標準看來、尚嫌太高,而現在大家每天實際上攝取量又高出這標準太多,主要原因是肉類吃的太多了。這麼過多的熱量在體內用不掉,轉變成脂肪,怎麼不教人痴肥又多病呢?

所以儘可能避免吃肉類等動物性食物、改為素食,既可避免熱量過多的害處,又可使人身體苗條。其實熱量過高會使人早熟,而且使人老化,進而早死。

為什麼當今全世界很多人在流行吃素呢?可造成良好的血質。我們知道身體正常情況下血液是呈微鹼性、也就是近乎PH7.35。如果有慢性病或身體不健康的人,身體含有乳酸的酸性物質,也就是PH7.0以下。肉食者會造成酸性,長久下來,很多毛病就出來了。而吃素的人呢?血液成鹼性、可以減少很多疾病的發生,得到健康。

那吃素要注意那些問題呢?食物的選擇、儘量選盛產期又是當地的蔬果,新鮮又便宜,當地的氣候,比較適合當地人的體質,能量的吸收、比較容易。比如我們洛杉磯的人少吃遠方像歐洲的食物,貴的東西未必是營養的。日本有一教授提出大地生物學,認為當地吃同一季節的食品最合乎營養對健康幫助最大。

烹調方式,儘量減少煎、炒,煮、炸。因為食物酵素一經過高溫60度以上,很多酵素都流失了。我們可以改用快炒或水燙青菜法,減少營養流失。還有,燒烤的肉類會產生硝化物。這是造成癌症的原因,要盡量避免。所以食物越簡單,越自然越好。美國人吃沙拉,注重生食是有它的道理。

好的飲令習慣;早餐吃的好、中午吃的飽,晚餐吃的少,不要吃零食,可以減少腸胃負擔。有充分的休息,才有最好的吸收。多吃纖維性的食物可清除腸胃不良的代謝物,因為高熱能的肉類吃多了對胰臟肝膽不好,像糖尿病的發生有重大關係。我們看生活水準比較差的國家像巴基斯坦,非洲國家,他們的糖尿病入非常少,就是因為他們常吃高纖維食物像木薯、青菜等等為主。曰本人吃KONIYAKU是很好的纖維物,清除腸胃代謝物非常好又不難吃。

很多人聽到吃素就怕怕的,以為營養不夠,以為吃素是吃豆腐乳、醬瓜、醬菜階段。其實現在科學進步,生活水準提高,素食品花樣種類豐富而普遍。素食的營養成分現在科學證明是超越的,像前奧運游泳冠軍PABLO MORALES是吃素的,影壇上的人猿泰山雖JOHN WEISSNYKKER,世界的游泳紀錄保持者也是素食者。所以呢,素食者絕非弱者,也不會造成身體不良,同時發現素食者因有充分的核酸可以營養腦細胞,神智較清楚,腦力敏捷、持久力充足,血液清淨,富於抵抗力。

各位前賢,我們人生的意義在那裡?就從要有健康的身體做基礎,才可以做一番事業,所以從今天起可以開始練習吃素,初一、十五或早上,或每週一次,清清腸胃,相信有好的習慣,一段時間後,必有好的成果。

Kin L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