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鼻外敷特殊療法之發展典故
在數千多年來﹐咱們老祖宗為求取生存﹐逐步累積了許多治療手段﹐而形成了醫藥萌芽期。在遠古時期祖先們的生活環境極為艱苦險惡﹐茹毛飲血﹑巢居穴處﹐當他們患病時﹐長期與疾病抗爭過程中﹐有意無意地嘗試各種方法﹐以求驅除病痛﹐那時後中醫鼻療法也被証明對疾病有治療作用﹐並經過反復驗証之後發展而成。
公元前1300年的甲骨文上就有記載鼻病﹐可見當時人們對鼻和鼻腔的疾病已有相當的認識。山海經早已載:熏草佩之可以驅疫防病﹐這就是觸鼻療法和香佩療法的文字記載。
春秋戰國時期的黃帝內經一書﹐是我國現存最早的醫學典籍﹐記載【噦﹐以草刺鼻﹐成嚏】﹕嚏而已。靈樞經子雜病篇第二六也明確地論述了應用鼻療法治療全身性疾病。內經也大量闡述了鼻的生理病理﹐以及鼻與臟腑經絡之間聯繫﹐為後世中醫鼻療法的應用和發展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基礎。在公元前五世紀戰國時期的神醫扁鵲是一位技術全面的臨床家﹐常使用鼻療法﹔治癒產婦暈厥病﹐以半夏搗篩為丸如大豆納鼻孔中即癒。該法日後經臨床實踐証明行之有效。
兩漢時期中醫臨床醫學有飛速的發展﹐特別是藥物學的發展與辨証施治原則確立﹐為這一時期鼻療法的發展創造了有利的條件﹐我國現存最早的藥物學專著是成書於東漢的神農本草經﹐也收載了治鼻子的四十多種藥物並詳細的論述。之後醫聖張仲景亦用納鼻法治尸厥﹑卒死﹐為鼻療法的作出了突出的貢獻。晉代葛洪所著急証症手冊肘後方也列舉了很多鼻療法﹐收載30餘方劑治黃疸初起﹑喉痺水漿不得入﹑胎衣不下等等﹐均因療效確切而沿用不衰。該書還倡導用鼻療法來預防疾病叫《斷瘟疫》從而豐富了中醫預防醫學的內容。唐代是中醫藥學發展史上的一個重要時期,有些代表作如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外臺秘要等,記載了大量的鼻療文獻,還有所發展和充實。著名醫學家孫思邈所著(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共收載了80幾方;包括治法如滴、塞、吹、灌、熏、聞、拭、塗、敷、刺等;所用藥物劑型有丸、散、膏、汁、油、湯、栓劑等;運用范圍包括內、婦、兒、五官科等疾。
中醫治眼腫鼻內觸之﹔李東元的蘭室秘藏中載有諸般疥癬搐鼻必效﹔朱丹溪的丹溪心法中載有治中風的通頂散吹鼻﹔張從正對鼻療法研究最深﹑認識最詳﹑倡導最力其主張攻下派,其著作儒門事親中對中風﹑痰厥﹑閃腰﹑牙痛﹑走馬咽痺﹑倒睫拳毛﹑攀睛瘀肉﹑目赤腫痛﹑黃疸等各科病証均一一列出鼻療方劑。並認為觸鼻取嚏療法﹐類似於傷寒論的汗﹑吐﹑下﹑三法中的《吐法》,這一觀點的提出﹐不僅拓寬了吐法的應用範圍﹐同時也為觸鼻療法,作為全身性治療的常規性手段,提供了重要的理論依據。
金元時期我國醫學史發展在臨床上有一大突破與創新﹔金元四大家劉完素的河間傷寒六書明太阻的五子朱棣主持編纂的大型方書,普劑方是集明代以前的大量鼻療方藥大成﹐並出現了〝治一切雜症﹐大有奇效物〞在公元1567~1572明隆慶年間,我國率先發明《種痘術》有痘衣法﹑痘漿法﹑旱秒苗法﹑水苗法﹐其後三種方法即屬鼻療法中的塞鼻法。由此可見種痘術乃是傳統鼻療法﹐用於預防醫學的一項偉大創舉﹐它為世界醫學的發展和人類衛生保健事業,作出了突出的貢獻。
在清代以前臨床上偏向〝內病以內服〞治療﹐在內經時代即提出《內外並治》﹐而一般臨床醫師仍存在《重內輕外》的思想傾向﹐清代對鼻療法的認識,更進一步成熟﹑與完善臨床經驗﹐而更豐富使應用更加廣泛。吳尚先的理瀹駢文一書問世﹐提出【外治之理】即【內治之理】﹐斷言外治法同樣可以【統治百病】﹐可謂震聾發聵﹐駭世驚俗。而把鼻療法提高到突出地位﹐吳氏認為﹕大凡上焦之病﹐以藥取嚏發散為第一捷法﹐不獨通關﹑急救用聞藥也。在連嚏數十次﹐腠理自鬆﹐即解肌也﹔涕淚痰涎并出﹐胸中悶惡也寬﹐即吐法。故一嚏;實兼汗﹑吐二法。亦汗亦吐﹐能升能降﹐故可治療上焦一切病種。也對其他鼻療法如塞鼻﹑吸法﹑嗅法等也都作了精辟的論述。
而近來對鼻療法的研究和實踐又有了更大的進步。配合現代醫學的先先進技術和方法﹐積極開發鼻療新方法﹐如鼻外敷法﹑鼻吸入法﹑鼻腔噴霧法等。尤其對功能性頭痛近期﹑遠期都有94%以上的療效﹐再配合生物全息胚診斷療法,可治各科疾病。日後的成果可以預計﹐隨著鼻特殊療法的研究和應用﹐深入進行﹐而提高中醫治療疾病的臨床療效。
鼻特殊療法的作用機理
以現代醫學的觀點分析,鼻療的作用,主要是通過鼻腔毛細血管吸收、自律神經重整和大腦調節、肺部吸收、對鼻腔局部和鄰近組織器官的作用等而產生。因為鼻竅血供豐富﹐吸收能力極強﹐而腦﹑肺等臟器與鼻竅又是直接相通的。正如瘡瘍全書所述﹕【鼻在面中﹐為一身之血運﹐而鼻孔為肺之竅﹐其氣上通于腦﹐下行予肺】這種學說與現代醫學有關的理論是不謀而合。鼻療的方法是多樣化的﹐每一種方法都有著不同的作用﹐其作用機制也不盡相同可歸納如下﹕
鼻腔毛細血管吸收
鼻腔黏膜的表面積約有150平方公分﹐黏膜下分佈著豐富的毛細血管﹑和毛細淋巴管﹐並彼此交織成網狀。鼻黏膜下的毛細血管既豐富致密﹐又具有大而多孔的特點﹐當鼻腔投藥後﹐其成份就能迅速地從鼻黏膜下的毛細血管透入﹐直接進入全身的血循環中。
一般口服給藥的方法﹐是經胃腸道吸收﹐並須經肝臟門脈循環後﹐才能進入體循環﹐這樣就使某些有效成份﹐容易在胃腸液與胃腸壁膜中被破壞﹑變性﹐或經肝臟解毒效應﹐使某些藥物難于達到血液中治療所需的濃度。於是乎﹔因吸收過程的大量丟失有效成份﹐致使用藥的劑量必須增大﹐不僅造成了藥物浪費﹐且易產生藥的毒副作用﹐較不利於治療和康復。而鼻腔用藥則可以使藥物成份直接進入體循環﹐不需經門靜脈進入肝臟﹐從而使最少的用藥量﹐達到最佳的治療效果﹐又由於鼻腔黏膜上有眾多的細微絨毛﹐又大大地增加了藥物吸收的有效表面積﹐使鼻腔投藥的生物利用接近100%。
神經刺激和大腦調節
在鼻腔上1/3區分佈著大量嗅覺細胞。嗅覺細胞匯集成嗅覺神經﹐穿過薄薄的顱底篩板和硬腦膜﹐便進入了顱內。故鼻療藥物之氣味一旦進入鼻腔﹐刺激嗅覺細胞﹐其產生的衝動便可迅速傳入達到調節內臟功能﹑與治療疾病的目的。
除了嗅神經之外﹐鼻腔內還分佈有來自三叉眼支和上頷支的感覺神經﹐以及交感副交感神經等。藥物投入鼻腔後﹐同樣可以直接對這些神經產生相應的刺激作用﹐而產生反射性調節。加上某些藥物藥性的配合﹐產生的噴嚏反射﹐從而對心﹑腦﹑肺﹑眼﹑耳等內臟﹑器官起到調節作用。運用這一些原理﹐可以用鼻特殊療法來進行急症的救治。如邪實內閉﹑口禁不開﹑四肢厥冷﹐或突然昏仆﹐不省人事等症﹐此時可選用藥物﹐配合鼻特殊療法﹐刺激鼻竅取嚏﹐使心肺之氣得以宣通和暢﹐從而解除危急之症。
氣管及肺部表面吸收
呼吸道總表面積達20平方公尺。鼻特殊療法投藥後﹐部分藥物微粒可隨著呼吸進入氣管和及肺部內﹐並隨氣體交換進入肺循環﹐再經心臟輸送到全身各個部位﹐起到治療的作用。日本醫家今村亮闡述得十分明切﹕"藥氣從鼻孔直達肺﹐通經貫絡﹐透徹全身﹐卒病沉痛﹐從症用之﹐以助服藥之所不及"可知呼吸道吸收機制﹐在鼻特殊療法中擔負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鼻腔的局部作用
鼻特殊療法的局部作用﹐主要是指鼻療用藥﹐對鼻腔組織本身的病變﹐直接產生治療作用。根據作用類型的不同﹐主要有﹕
收縮血管:用于鼻腔使黏膜血管收縮,治療急慢性鼻炎、過敏性鼻炎、鼻竇炎引起的鼻腔阻塞,達到通利鼻竅及鼻竇的通氣引流等目地,也可以止血治鼻衄等。
清熱解毒:用于急慢性鼻炎、鼻前庭炎、鼻癤等疾患、起到清熱解毒、消腫等作用。
.刺激作用:是指使黏膜毛細血管擴張、充血,引起腫脹和分泌物增加,用于乾燥性和萎縮性鼻炎,以促進黏膜機能的恢復;或刺激神經末梢,促使鼻黏膜恢負其功能。
枯萎作用;是指枯萎性的藥物與局步組織接觸,產生脫水或結痂,使成熟的癤腫穿破,皮膚皺裂癒合。用於瘜肉,可使瘜肉萎縮、脫弱。
對鼻腔鄰近組織器官的作用
鼻腔鄰近組織器官包括﹕開口于鼻腔的鼻旁竇、與鼻腔相連的咽喉、口腔、耳、眼、以及前面述及的氣管、肺等。
鼻旁竇﹕包括上頷竇﹑額竇前組篩竇和後組篩竇﹑蝶竇。它們分別開口于中鼻道及上鼻道等處。當鼻竇發炎時﹐可出現鼻流膿涕﹑濁涕不止等表現﹐中醫為鼻淵﹑重症稱為腦漏﹑現稱副鼻竇炎。鼻特殊療法可使藥物成分直達這些部位﹐從而起到治療作用由於藥物也對鼻黏膜肥厚腫大的治療作用﹐也有利于病變鼻竇內的膿或積液得以引流和排出。
咽喉﹕鼻腔的後孔與鼻咽部相連接﹐故用鼻療法藥物很容易經鼻咽部到達咽喉部位﹐對咽喉疾病起到治療作用。
口腔﹕藥物很容易經鼻咽部下達口腔﹐也就是藥氣經鼻療可以進入口腔中﹐對牙痛或口腔黏膜等疾病產生治療作用。
耳﹕在鼻咽部處有一條與耳朵相通的管道﹐稱為咽鼓管﹐通過這條管道﹐可以使鼻療法藥物耳內的疾病產生治療作用。
眼﹕眼與鼻腔之間有鼻淚管相聯通﹐其開口位于下鼻道。因而眼部的病亦可使用鼻特殊療法進行治療﹐達到去翳明目﹑消腫等作用。
鼻子毛病的護理及保養﹕
宜保持鼻腔清潔及溼潤﹐要時常清除鼻內積涕及痂皮禁用或少用血管收縮性噴霧劑。
要防治身體慢性疾患﹐加強營養多吃蔬菜水果﹑豆類。少吃生冷﹑辛辣﹑燥熱﹑發物。
要常鍛鍊身體﹔忌做劇烈運動﹐預防感冒增強身體抵抗力。
改善工作環境﹑保持乾淨的空氣及濕潤﹑要戴口罩。
找一位有經驗的醫師﹐盡早做好確實的診斷與治療﹔勿違忌就醫。